文章列表

《湖北日报》:政校企联手打造第三方服务平台 百家企业共享一个设计“大脑”

编者语:

2023年6月9日,《湖北日报》以《政校企联手打造第三方服务平台——百家企业共享一个设计“大脑”》为题,报道了我校主办的湖北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立足黄冈产业升级,精准针对企业需求,揭榜挂帅,打造第三方工业设计服务平台,为100多家黄冈工业企业设计产品、产线和应用场景,助力黄冈产业转型升级。



原文如下: 

政校企联手打造第三方服务平台 百家企业共享一个设计“大脑”


机器人抓取、感应加热、高温淬火……6月9日,湖北鸣利来合金钻具有限公司,一颗颗陀螺形钻头“走”下全自动化生产线,销往海外市场。

几年前,鸣利来钻具只能“望洋兴叹”:受制于人才短缺,设计不出钻深达到1500米的钻头,产品缺少竞争力。

企业出题,湖北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揭榜挂帅”。该公司由黄冈师范学院与黄冈市人民政府、中科院武汉分院三方合作共建,柔性引进15个专家团队,聚焦黄冈市医药化工、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工业窑炉、钢结构等产业,提供工业设计服务。

蹲守鸣利来车间半年,湖北中科研发团队,设计出真空注油系统,改变以前压力注油或脚踏式填充注油,轴承润滑性能提高,使钻头钻深提高到1700多米,耐磨性和寿命均比进口产品高10%以上。

“这个案例说明,工业设计不只是做试验、画图,而是包括功能、造型、结构、材料、加工工艺、整条产线的设计,贯穿制造产品的全过程。”湖北中科董事长喻国铭说。

走进湖北精诚钢构有限公司新建的自动喷涂线车间,映入眼帘的是长达270米的环形输送带。从自动完成上件、喷涂、烘干、检测到下件打包,只需2小时,便可产出一批高质量的钢结构涂装件。

这是国内第一条完全意义的钢结构涂装自动线,颠覆钢结构原始涂装生产工艺的智能化装备,由喻国铭带领他的团队设计而成。公司负责人孙秋正说,以前17名工人的涂装车间,年产量最多5万只型钢,现在只需2名工人,年产量25万只型钢。

该项目成果已在团风县15家钢构企业应用,近三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

喻国铭说,在附加值提升方面,工业设计投入少、效果快,是黄冈产业转型升级的最佳途径。作为第三方工业设计服务平台,湖北中科已为100多家黄冈工业企业设计产品、产线和应用场景。

“工业设计是整个产业链里最前端、最高端的引擎部分,直接决定产品竞争力和企业利润。”湖北兴和电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锦平说,企业牵手湖北中科后,他们请来材料科学领域著名专家程晓敏团队,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出新型无机矿物全浇注绝缘管母线,一投产便新增销售收入3100万元。

喻国铭说,黄冈制造企业设计的市场需求空间很大、前景可期。他定下一个“小目标”:加快打造第三方工业设计服务平台,5年内,让黄冈50%的制造业,能共享工业设计。

原文链接: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c/content/202306/15/content_229274.html

 (来源:湖北日报 责编:黄师宣


上一篇:下一篇:

作者: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3-06-09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