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北日报
“龙”长什么样?在大别山地质科普教育基地,一块距今约2.5亿年到2.3亿年前的两条贵州龙地质标本令人惊艳,历经沧海桑田,它们的头、爪子和尾巴等骨架依然清晰可见。
5月28日,黄冈师范学院一众师生来到麻城市张家畈镇黄市坳村,参观大别山地质科普教育基地,这里也是黄冈师范学院研学基地.。该馆今年4月22日开馆,以“地球精华,大别明珠”为主题,展示地球46亿年沧海桑田的演进过程,追溯大别山人杰地灵、资源富集的发展历程。
“展出的573件来自世界各地的岩石矿物等地质标本,由从村里走出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建兵捐赠。”黄市坳村党支部书记余朝辉说,该村依托大别山独具特色的地质遗迹资源,在黄冈师范学院和彭建兵院士的支持下,正在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黄冈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陈向军介绍,该校将从科普活动方案设计、科普志愿者服务、科普基地运行模式和科普资源挖掘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让大别山地质科普教育基地成为青少年接受科普教育的好去处和开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新闻链接:https://news.hubeidaily.net/hbrbsharenew/news_detail/5/2712604/2446758/0?w=1717549930213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