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黄冈日报:一张珍贵毕业照 传承百年红色记忆

来源:黄冈日报

詹火元捐赠的毕业合影正面

4月7日,一张意义非凡的特殊照片——1918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八班毕业合影,正式入藏黄冈市博物馆。

捐赠者、黄冈师范学院退休教师詹火元介绍,这张毕业合影中,第四排右二是毛泽东,第三排左三是照片的原主人夏在伯。

30多年前,詹火元在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黄冈师范学院)担任生物教师。他热爱摄影,在同事间有“摄影大师”的美誉。1993年12月,同事夏学文将家中珍藏的一张父亲与毛泽东的合影底片交给詹火元,请他帮忙冲洗两张照片。出于感谢,夏学文将其中一张照片赠予詹火元,同时还附赠了毛泽东给其父亲夏在伯的信件复印件。

夏在伯(1893——1960),原名夏明服,字在伯,号益生。1913年,他考入湖南省第四师范学校预科班,与毛泽东同班。1914年春,第四师范并入第一师范,夏在伯与毛泽东一同被编入第八班。1918年毕业后,两人又一同在第一师范附小担任教员,共事长达一年。

夏在伯与毛泽东同窗五载共事一年,感情融洽。毛泽东曾亲笔给夏在伯回信两封。

第一封回信是在1938年秋,当时鲊埠寺村益阳第四校学生肖翰元(肖努)、刘汉初有投奔延安的想法,时任校长的夏在伯写信给毛泽东并附上介绍信,推荐他们前往延安参加革命。收到推荐信后,毛泽东亲笔回复:“在伯学兄如晤:肖刘二君带来手书,读之倍增睽别之感。深望事业益进,为国努力,南北异地,工作方向实相同也。肖刘入学不成问题。有纯洁青年能吃苦耐劳者,此间均不加拒绝。尚望时赐教言为幸。”

第二封回信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夏在伯写信给毛泽东,表达了想到北京工作的意愿,毛泽东再次亲笔回复,祝他身体健康,并劝告他:“你我工作,南北异地,实相同也,你在南方工作,是一样的,不要到北京来。”

1960年,夏在伯因病逝世,终年67岁。后来,夏学文也因病离世。此后,夏家珍藏的照片、底片、回信等,均不慎遗失。

詹火元十分敬爱毛主席,为了让红色记忆永续传,他决定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毛泽东青年时期珍贵合影,捐赠给黄冈市博物馆。

“这张合影照片,不仅定格了毛泽东青年时期的求学时光,还串联起一段跨越百年、薪火相传的红色记忆。”詹火元说,“我捐赠照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希望能传承红色记忆,丰富本地博物馆的馆藏;二是想通过文物展出让更多的人缅怀伟人。”

接到詹火元想要捐赠藏品的电话后,黄冈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迅速上门接收,并展开考证工作。

“通过对照片中人物表情、背影等细节进行对比,可以确认这张照片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青年毛泽东纪念馆展出的照片是同底片第二次冲洗的照片。”黄冈市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胡狄介绍,这张照片是毛泽东青年时期的重要影像记录,摄于他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之际,定格了一个对毛泽东个人成长和中国历史发展都具有关键意义的时间节点,为研究毛泽东的生平经历和思想发展提供了直观的史料。

“詹火元先生:承蒙您的慷慨大爱,您捐赠的《毛泽东于1918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八班毕业合影》照片壹张已顺利收讫。我馆定会悉心珍藏,并充分发挥这件藏品的展示作用……”4月7日,黄冈市博物馆副馆长张安安将一本鲜红的捐赠证书,送到詹火元的手中。

“这张照片丰富了博物馆的收藏,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张安安说,目前这张照片已完成相关保护处理,后续将在相关专题展览中与黄冈市民见面,让更多人有机会领略这段跨越百年的红色记忆。

新闻链接:https://paper.hgdaily.com.cn/hgrb/pc/202504/10/content_180095.html


上一篇:下一篇:

作者:发布时间:2025-04-1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