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垄上行:研学红土传薪火 推普队带娃触摸大别山精神——大别山精神推普队创新开展红色托管实践活动

来源:垄上行

7月19日上午,黄冈师范学院大别山精神推普队联合红安县城关镇朝阳社区、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组织暑期爱心托管班30余名学生走进黄麻纪念园,以“实地研学+情景演绎+推普讲解”三维模式,让青少年在红色场景中沉浸式传承大别山精神。作为教育部、团中央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及黄冈市文旅局聘任的官方志愿服务团队,推普队此次活动实现了语言推广与红色教育的深度融合。

在烈士纪念碑前,队员匡锦坤采用“问答式讲解”方法,用标准普通话还原黄麻起义史实,清晰介绍纪念碑的建造背景与烈士事迹。“为什么这座碑要刻140个名字?”“因为他们是为黄麻起义牺牲的代表——”问答间,孩子们理解了历史的厚重,全体肃立默哀致敬。

纪念馆内,队员王容指向展柜中一本圈注密布的《共产党宣言》,讲述红安烈士张行静“以生命护信仰”的故事:“他在狱中用鲜血写下‘共产主义必胜’,哪怕被敌人割掉舌头,也没泄露半个字——这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执着。”

队员龙秋蓉则聚焦“革命母亲”群体,通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的史实,展现革命时期军民团结的壮阔图景;队员刘洋现场指导学生排演历史情景剧《红安妈妈的心愿》,再现革命妇女兰桂珍“全家11口人牺牲10位,只剩自己仍坚守革命”的壮烈事迹。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深刻铭记:“兰妈妈送走最后一个儿子时说‘为天下人不受苦,咱家值了’——这就是大别山的家国情怀。”

团队指导老师张新刚全程参与活动,他指出:“推普队将黄麻纪念园转化为‘普通话+红色教育’的实践场,让‘坚守信念’等精神内涵通过规范表达更易被青少年理解,这种沉浸式教学比课本宣讲更有穿透力。”

指导老师兼带队老师周萍萍补充道:“队员们提前两周梳理史料、打磨解说词,确保每句讲解既精准传递史实,又符合普通话规范。当孩子用刚学会的标准语复述徐正修‘舍子保党’的故事时,红色基因已通过语言桥梁完成代际传递。”

推普队队长周东霖介绍团队使命:“作为教育部、团中央‘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团队及黄冈市文旅局聘任的志愿服务团队,我们始终以‘语言推广+精神传承’为双主线。此次红安之行是实践缩影,下一步将走进更多老区校园,让大别山精神借规范语言活起来、传下去。”

朝阳社区负责人王进乐对活动给予高度肯定:“推普队带来的不仅是讲解,更是让红色历史‘听得懂、记得住、传得开’的传播范式。社区将持续深化与团队合作,让暑期托管成为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阵地,帮孩子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活动结束时,队员们向参加活动的孩子们颁发了“推普小标兵”的证书。

新闻链接:https://m.hbtv.com.cn/cmdetail/561509



上一篇:下一篇:

作者:发布时间:2025-07-24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