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8月1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实施,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黄冈师范学院主办,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协办的202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黄梅戏演员培训班”结业汇报演出在我校音乐厅举行。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处长胡双喜,校党委书记陈向军,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漆昌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宋文生,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胡晓燕、副局长段晶,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党委书记、院长熊庆等观看了汇报演出。
汇报演出涵盖声乐、舞蹈、黄梅戏唱腔与念白、身段、乐理视唱及剧目体验等内容。学员们以扎实功底和饱满热情,通过17个节目精彩演绎,展现培训收获。
演出以舞蹈《素手·折风》开篇,24名学员用水袖翩跹展现戏曲形体之美。经典唱段轮番登场,石佳琳所演绎的《天女散花》仙姿飘逸,叶新源等6人演唱的《东坡·黄州美景花烂漫》尽显文人风骨,张怡萱等4人演唱的《女驸马》“民女名叫冯素珍”选段铿锵悲怆,龚文亮等16人组合《云岫摇曳》展现水袖身段之美。演出融合传统与创新,梅志琴、郭子航演唱的《李时珍》选段“蕲州美”传递思乡情愫,余禾等3人以戏歌形式重构《孔雀东南飞》经典,石佳琳表演的《昭君出塞》以凄美唱腔诠释家国大义。《旦行剑法》以剑舞狮跃的飒爽英姿定格终场,为本次研修计划画上圆满句号。
本次培训汇聚了段友芳、邹强、王刚、江敏、王晓华、潘文格、潘柠静等多位戏曲名家,他(她)们亲授技艺、倾注心血,指导学员们在声乐、舞蹈、唱腔与念白、身段、乐理与视唱以及剧目体验等方面进行全面学习。段友芳教授领衔指导的《花腔歌唱》,原汁原味展现黄梅戏声腔魅力。江敏、潘柠静老师指导的传统折子戏《别洞观景》《小辞店》等,传承经典韵味。王晓华老师指导的《十八相送》,探索经典剧目的现代表达。王刚老师深度指导《罗帕记·描容》,精准把控“执笔描容”的肢体语言与唱腔层次,生动外化人物灵魂蜕变。在名师的指导下,学员们不仅在专业技能上有了显著提升,更在艺术理解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据悉,这是我校自2018年以来第六次成功承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黄梅戏演员培训班”,培训班全方位提升黄梅戏传承人的专业能力和表演水平,大力推进黄梅戏非遗传承人才队伍的建设和湖北地方戏曲的可持续发展。
审核人:邱浩
(文、图:音乐学院、黄梅戏学院 责编:黄师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