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黄冈日报:黄冈师范学院:校地共融的“人才库”

黄冈师范学院:校地共融的“人才库”
新闻来源:黄冈日报

校地共融的“人才库”

——黄冈师范学院打造“三库一高地”系列报道之三

4月25日,黄冈师范学院发布求贤令,诚聘海内外英才。最高155万元安家费等7大含金又含情的揽才大招,迅速登上各大网站。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广纳天下英才,是黄冈师范学院打造服务黄冈“人才库”的三大举措之一。

“黄冈师范学院办在黄冈,成长在黄冈。只有主动融入黄冈发展,才能真正办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高水平师范大学。”黄冈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陈向军说。

人才是第一资源。一直以来,黄冈师范学院与黄冈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浓墨重彩地建强三支人才队伍,赋能黄冈高质量发展。

引进高层次人才——

468名博士人才汇聚黄冈

“发放1164万元,重奖高层次人才。”

谈及2022年6月23日召开的黄冈师范学院新时代人才工作会,学校人事处处长徐峰仍记忆犹新:“获奖最高的是赵国伟博士,领到300万元人才资金。”

赵国伟是黄冈师范学院2021年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他的到来,得益于学校百名博士引进工程。

2017年开始,围绕优势特色学科群及申硕学科,黄冈师范学院实施了明珠学者计划、百名博士引进工程、人才高原高峰“两高”发展战略等系列人才新政,加快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

一方面,学校重塑人才工作机制,严格引才标准,创新引才政策,设立人才“绿色通道”,加速引才步伐。另一方面,学校做强科研平台,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人才服务,打造用才留才的雨林生态。

黄冈师范学院与市政府、中科院武汉分院共建湖北省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携手企业共建23个研究所。积极推荐人才参加省博士服务团、黄冈千名人才服务基层行动,到基层任科技副总、科技副县长,拓展人才事业的舞台。

学校投资3000余万元新建明珠幼儿园,解决人才子女入园问题。建设融园·台湾博士之家,丰富台湾教师工作生活。

求贤若渴之心,真诚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之举,引得人才纷沓而来。4年多来,共引进李士明、李威、石凡奇等海内外博士468名。

在黄冈,各类人才竞相施展着才华,将高校智慧融入地方发展。

赵国伟博士与多家企业合作,产学研瞄准固态锂电池千亿级产业。台湾博士姐妹花周美华、周敏华在黄冈潜心研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巴基斯坦籍博士米瑞等在黄冈成立科研团队,开展“AI+医学影像”研究……

学校党委人才办主任朱泽民介绍,群贤汇聚,带动学校人才队伍实现跨越提升。近五年来,学校先后有40多人入选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等省级人才项目,拥有国家级人才9人。

培育教师人才——

当好鄂东基础教育“母机”

2019年3月,作为思政课教师代表,武汉市解放中学高级教师吴又存参加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是湖北唯一发言的教师。

吴又存是全国模范教师、省特级教师,毕业于黄冈师范学院。

作为师范类院校,10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从这里走向中小学教育一线,浇灌着鄂东大地上的“花朵”。

根植于黄师血脉的“师范”基因,让其成为教育和教师人才的摇篮、鄂东基础教育“母机”。

据不完全统计,闻名中外的黄冈中学有4任校长是黄师校友;许多国际奥赛主教练出自黄冈师范学院;黄冈10个县(市、区)70%以上的中学校长、副校长毕业于该校。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启动后,学校与黄冈市政府共建黄冈市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是湖北省首批3个综合改革实验区之一。

2021年,学校与黄冈市政府联合定向培养726名乡村全科教师,项目入选湖北教育改革创新案例。学校承担的省级和市级“优师计划”,每年定向培育240名本科层次的优秀基础教师。

学校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许春妮介绍,学校每年为鄂东教育界输送上千名教师,“2022年,在黄州区招聘的113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中,我校毕业生78人,占比69%。”

在省教育厅的一次调研统计中,浠水县教育系统一半的教育人士来自黄冈师范学院。据预算,黄冈教育界有三分之一的教育人士,来自黄冈师范学院。其中,涌现出一批像龚霞玲、何兰田、郭茂荣、李学开这样扎根鄂东大地、享誉全国的名师。

输送产业人才——

助力建强产业发展人才链

作为一所综合类大学,黄冈师范学院不仅是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教育人才的摇篮,还是产业“人才库”,为黄冈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产业人才。

翻开黄冈师范学院的校友录,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映入眼帘:市内骨干企业祥云集团董事长胡华文、湖北鸣利来合金钻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学军、华窑集团董事长王旺林、精诚钢构董事长孙秋正……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漆昌柱说,学校以黄冈命名,“在黄姓黄、在黄兴黄”。近年来,学校主动对接黄冈重点产业,面向黄冈产业发展需求,培育产业人才。

学校新组建了基础教育与区域文化、种质资源与特色农业、绿色与智能制造3大省级重点优势特色学科群,助力建强产业发展人才链。配套建设了顺丰航空产业学院、华为ITC产业学院、蓝桥软件技术学院;新开办了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飞行器制造工程、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中药学、物流管理6个新专业,实现专业布局与地方需求精准对接。

近3年,6大与产业精准对接的专业,招收黄冈籍本科生1793人,占总招生计划的15%。

为让更多学生扎根黄冈,黄冈师范学院通过就业指导、校园招聘等方式,引导学子就读黄冈、就业黄冈。

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在黄冈就业创业的黄师学子有2874人,占毕业生就业人数的23%;每年超过60%毕业生在黄冈实习实训。此外,学校还为黄冈市各机关事业单位输送了大量党政管理人才,不少校友走上重要岗位。

学校还发挥专业师资优势,为行业技能人才充电提能。近3年,培训城管执法队伍、新型农民、邮政系统投递员等8200余人次,支持产业主业人员学历提升3014人。

大学与城市双向奔赴,黄师与黄冈同向同行。黄冈师范学院正以丰富的人才资源,为黄冈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重要功能区加薪添火。

新闻链接:https://www.hgdaily.com.cn/w/3/m_ciye/4O1177O128309O0O1.html

上一篇:下一篇:

作者:发布时间:2023-05-29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