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北日报
近期,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紫藤花志愿服务团队”深入蕲春县人民法院青石法庭与漕河法庭,完成对“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成效的深度调研收官之行。在刘海龙、张卫疆两位庭长的引领下,团队穿梭于崇山峻岭与市井街巷,全景解码蕲春法院司法为民的深度实践。
青石篇章:智慧巡回破壁垒,星火燎原暖群山
面对山区交通梗阻、居住分散的天然困境,被确立为“巡回审判示范点”的青石法庭,其创新实践令团队瞩目。
机制创新,“一点三室”零距离。法庭创新构建“一点三室”机制,将审判台嵌入乡村肌理。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百姓舞台皆成“临时法庭”,“就地开庭”模式让司法威严与温度直面群众。刘海龙庭长说:“法官多跑腿,群众少奔波,是山区法院的司法担当。”
智慧赋能,“云端”破壁解民忧。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线上立案、远程庭审等有效打破地域藩篱,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爬山”,显著提升审判质效,赢得山区群众广泛赞誉。
治理深耕,薪火相传固根基。法庭注重源头治理,法官定期下沉村组开展普法讲座,为新老调解员提供“定制化指导”,提升其法律素养与调解技能,贯彻“早预防、早发现、早化解”理念,力促“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筑牢基层平安基石。
漕河篇章:家事港湾融情理,枫桥典范润万家
身处城区的漕河法庭,在家事审判领域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温情枫桥”。
机制创新,多元共治“温情港”。法庭联动县妇联、政府、司法所等力量,打造集家事审判庭、调解室、心理疏导室、母婴关怀室于一体的专业空间。秉持“法理情”交融理念,运用平和调解方式,引导当事人理性化解矛盾,传递深厚司法温情。
榜样力量,匠心筑桥廿六载。全国模范法官张卫疆扎根基层26年,是漕河法庭的“灵魂”。他厚植为民情怀,将群众工作与党的领导紧密结合,建立“司法+行政+调解”高效联动机制,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
治理深耕,法治传承育新苗。张卫疆创新“六个一”工作法,坚持“传帮带”培养机制。通过“法治课+模拟法庭+巡回审判”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生动实践“法治精神浸润人心”和“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智慧,为基层法治培育新生力量。
山水有法韵,枫桥照新程。青石法庭的“巡回星火”,以智慧破壁,让公平正义穿越千山万壑,照耀每一个角落;漕河法庭的“家事枫桥”,以专业护佑,让和谐温情浸润市井街巷,滋养万千家庭。两庭交相辉映,共同书写着蕲春法院司法为民、深化“枫桥经验”的生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