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北日报
8月13日至15日,由湖北省社科联组织的2025年“中国调查·社科强县计划”调研活动在黄冈开展。
此次调研以“大别山红色文化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研究”为主题,由省社科联学会工作部三级调研员祝金华带队,来自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黄冈师范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和省社科联、黄冈市社科联的相关工作人员组成调研团队,深入红安、麻城、罗田、英山等地调研,为推进红色文化与绿色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建言献策。
调研组聚焦红安擦亮红色文化品牌打造红色文旅高峰、麻城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罗田文化旅游与绿色产业协同发展、英山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等内容,走进当地红色展馆、文旅集团、特色企业、乡村产业等,详细了解四县(市)在“红绿融合”中的实践探索、特色亮点及面临的挑战。
调研组一致认为,推进红色文化与绿色产业深度融合,不仅是新时期弘扬大别山精神的关键路径,更是筑牢革命老区农业根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对于黄冈革命老区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应以更前瞻性的视角、更系统性的规划,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巧妙结合乡村绿色产业特色,让红绿融合发展绽放出新的光彩。为此,调研组提出五方面建议:
一是强化统筹规划,绘制“红绿融合”蓝图。依据各县域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以及绿色产业的基础条件,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加强在规划实施、资源整合、项目推进等方面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发展格局;
二是创新产品体系,满足多元消费需求。深入挖掘黄冈各县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结合大别山区的绿色生态、民俗文化等元素,开发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红绿融合”产品;
三是打造品牌矩阵,提升区域影响力。围绕黄冈核心品牌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子品牌,打造具有黄冈辨识度的产业发展新名片,共同提高黄冈“红绿融合”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是培育经营主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聚合资源要素,形成龙头企业带动、“A级红色景区 绿色康养度假区 沉浸式研学基地 精品线路 旅游商品 新业态”的文旅产业链条,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劳动力、技术等方式参与红色文旅项目和绿色产业,让农民成为“红绿融合”发展的受益者;
五是加强人才引育,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专业人才、优质资本向“红绿融合”重点产业集聚,鼓励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到乡村创业发展,为黄冈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让红色文化与绿色产业的融合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城乡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