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网
7月30日至8月20日,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失能老人照护前哨”社会实践团在湖北省英山县、武穴市、鹤峰县以及湖南省汉寿县等地同步开展了暑期“三下乡”活动。团队成员们围绕“不同程度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这一核心课题,带着精心设计的结构化问卷,走进失能老人的家门、贴近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聚焦生活照料、健康护理、社会支持与精神慰藉四大维度,通过科学严谨的入户精准访谈,力求全面掌握真实情况,同时力所能及地提供关怀与帮助,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温度。
湖南省汉寿县张家湖社区的实践工作,展现了“青春力量”与“基层社区”的有效联动模式。实践队员主动融入社区治理网络,与熟悉民情、掌握详情的社区工作人员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深入社区楼栋,逐户走访关爱弱势老年人,特别是失能老人群体。队员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和协助下,能够更顺畅地与老人及家属建立信任,更准确地理解社区内不同失能家庭的共性问题与个性困境。除了完成调研任务,团队更注重将政策信息解读、日常健康提醒等直接送达老人身边,并在走访过程中提供简单的关怀陪伴。
图为实践队员与指导老师为失能老年人家属解读药品服用相关注意事项。
鄂西南的鹤峰县,聚居着土家族、苗族等多个民族。实践队员们带着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跋山涉水,深入12户当地失能老人家庭进行调研。每推开一扇门,队员们不仅严格按照问卷框架收集信息,更用心去体察和记录少数民族地区失能老人在生活习惯、居住环境、社会交往等方面可能存在的独特照护需求和文化习俗偏好。访谈中,队员们耐心倾听语言可能不通的老人的讲述,由家属翻译协助,确保每一份记录都真实准确。调研之外,队员们力所能及地为老人做一些如整理物品、打扫院落等简单日常服务。
图为实践队员在调研路途中拍摄的恩施山区沿途风景。
在湖北省英山县,实践团队以科学采样为基础,精心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四个调研点位:英山县黄家塆村、东夹铺村、蛇龙尖村以及孔家坊乡农村福利院,覆盖了分散居住与集中供养的不同场景。团队成员深入这些点位,严格依循流程,成功完成了对12位处于不同失能等级老人的入户精准访谈。访谈中,队员们特别关注乡村老人获取专业照护服务的便利性、经济可负担性以及家庭照护者承受的压力等实际问题。他们逐一核对问卷细节,详细记录老人在洗澡、进食、就医、康复等方面的具体困难以及对社会福利政策落地的感受。每一份翔实的问卷记录、每一次深入的沟通,都成为清晰定位乡村失能老人照护体系现存薄弱环节的关键数据点。
图为实践队员与福利院工作人员正在与两位失能老人聊天交流。
在湖北省武穴市,实践团队将深度调研与切实帮扶紧密结合。队员们不仅严格按计划对8户目标家庭实施了结构化入户访谈,详实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困境、照料难点及潜在需求。同时,他们更积极链接整合本地社会资源,成功联络到当地有影响力的爱心人士。在团队的协调下,一批批生活必需品和急需的医疗辅助器械被精准送达这些困难家庭。队员们的身影还出现在这些老人的家中,亲自动手帮助进行居家清洁、物品整理,并耐心陪伴老人聊天解闷。
图为“失能老人照护前哨”社会实践团成员与爱心人士大合照。
实践团队表示,所有一手调研数据正在系统汇总分析中,最终形成的资政报告将聚焦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优化路径,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