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黄师荣誉】我校在第十九届“挑战杯” 全国总决赛中再创佳绩


本网讯 10月31日-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科创报国汇报会暨颁奖活动在南京大学举行。我校主体赛项目《焕然遗新:数字赋能大别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路径研究——基于Z世代1258份问卷的触达效应分析》斩获国家级二等奖,《闪检复电——极端工况下电缆故障快速诊断与亚米级定位系统》《东坡很high:从庙堂苏轼到荷锄东坡的文化资源挖掘与传播路径探索》斩获国家级三等奖。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实现国赛推报项目100%获奖。



自“挑战杯”开赛以来,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校党委副书记陈朝阳赴南京决赛现场,亲自部署指导答辩。教务处、招就处、科研处等校内各单位精诚协作,全力推进。校团委严格参照省赛规格举办校内预选赛,邀请校内外专家评审、打磨、指导参赛作品,全程为比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经过竞赛宣传、校内预选赛、校内打磨、专家复议、校内决赛、省级复赛、国赛网评、国赛打磨、终审决赛等多个环节。预赛阶段我校共有122个项目申报,845名学生参赛,58项通过预选赛答辩,278名教师参与指导。其中推报参加省赛项目16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项,3项省赛特等奖进入国赛网评阶段,1项挺进全国终审决赛答辩现场。

据悉,本届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学联、江苏省政府共同主办,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突出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创,注重服务国家战略和高质量发展。举办主体赛和“揭榜挂帅”、“人工智能+”专项赛及项目对接转化会等系列活动,全国2700多所高校、300多万名学生的40余万件作品参赛。经过激烈角逐,产生主体赛特等奖96个、一等奖187个、二等奖369个、三等奖993个及“人工智能+”专项赛获奖作品982件。

下一步,我校将把形成的良好竞赛态势巩固好、发展好,把赛事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巨大热情和创新精神,转化为钻研学术、细作深耕的强大动力,以“扩点更名,提质申博”为抓手,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我校建校120周年献礼!


附国赛获奖项目基本信息: 

国赛二等奖

项目名称:《焕然遗新:数字化赋能大别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路径研究-基于Z世代1258份问卷的触达效应分析》

报送单位:地理与旅游学院

团队成员:徐亚林、陈楠、吴林玉、张莹、杨敏、张晨玥璇、吴齐、邓婉婷

指导老师:叶俊、王兆峰、潘柠静

项目简介:在文化强国的战略背景下,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迫在眉睫。本项目采取技术赋能、媒介创新与政策协同的综合路径,致力于解决革命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困境,激发年轻一代的文化传承能动性,为大别山革命老区创新一条融合“红色基因赋能、数字技术推动、青年力量参与”的数字化传承路径。


国赛三等奖

项目名称:《闪检复电--基于声-磁-电协同感知的电缆极端工况-气象耦合故障快速诊断与亚米级定位系统》

报送单位:数学与统计学院

团队成员:邹奕、熊艺菲、刘维乐、巩姿萱、徐曼琪

指导老师:陈世辉、徐波、杨族桥

项目简介:本项目致力于解决极端工况与气象耦合环境下电缆故障快速诊断与定位的行业难题,核心产品ST-330B多功能电缆故障精确定位仪,在极端环境下能起到故障排查的作用,其核心技术为亚米级定位,智能诊断引擎,极端工况适配,支持无网无电环境独立运行。目前此设备已获5项国家专利和3项软件著作权,在山西、湖北等地成功应用,为中国电网检测行业奠定良好基础。


国赛三等奖

项目名称:《东坡很high:从庙堂苏轼到荷锄东坡的文化资源挖掘与传播路径探索》

报送单位:传媒与影视学院

团队成员:孙吉辉、胡淑睿、江琬萱、柯岳莹、祝璇、罗雅雯、郭芯琪、陈世玉

指导老师:孙喜杰、程曦、姚保卫

项目简介:本项目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以探究黄冈东坡文化的资源类型分布及传播路径为核心。基于此,团队围绕黄冈东坡文化开展深度调研,从空间分布到传承现状,从时代价值到精神疗愈,从赋能教育到文旅融合等层面深度挖掘并解读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在“寻东坡-解东坡-传东坡”的逻辑体系上层层推进,以期推进东坡文化以有温度的方式融入人们的文化生活与精神世界之中,让东坡笔下的山水人文成为可触可感的城市名片,让东坡文化IP转化为千年黄州的流量密码。讲好东坡故事,传播好东坡精神,让东坡文化high起来。


审核人:陶莎

(文、图:团委 责编:黄师宣)

上一篇:下一篇:

作者:团委发布时间:2025-11-05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