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极目新闻
从黄州旧城、团风、英山到武汉三镇,辗转漂泊的著名作家刘醒龙,曾无数次在文字中渴望一棵扎根的“大树”、一座熟悉的“老屋”。11月6日,随着“刘醒龙文学馆”在其家乡高校黄冈师范学院正式签约,这位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得主终于找到了精神“归根”之所,让“岁月倒流、山川重构”从渴望变为可能,也为家乡树起了一座新的文化地标。

据介绍,刘醒龙将其珍贵的手稿、书信、照片、创作资料以及获得的重要奖项证书等无偿捐赠给黄冈师范学院,用于建设刘醒龙文学馆。

在签约仪式上,刘醒龙动情地说:“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没完没了的挪动与漂泊,曾让我在文章中写道,渴望拥有一棵如太多人一样的同年同月同日栽种并长成的大树,渴望有一处让自己睡到梦里或从梦中醒来都没有任何陌生感的老屋。岁月不可倒流,山川不会重构,人生能否轮回呢?人人都想着可以,人人都明白那是不可以的。今天,在黄冈师范学院签约设立‘刘醒龙文学馆’,让作为刘醒龙的我,忽然觉得岁月有了倒流的可能,山川有了重构的机会。”刘醒龙表示,要用全部情感和情怀深爱黄冈这片土地!
本次成功签约,既是黄冈师范学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关于大力繁荣文化事业的具体行动,也是学校深化人文素质教育、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举措,彰显了学校扎根经济社会、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责任担当,对于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繁荣黄冈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黄冈师范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05年的“黄州府师范学堂”。学校已成立一多书院、苏东坡书院、黄梅戏学院、李时珍中医药学院等实体学院,并组建湖北省大别山精神研究会等12个省级文化研究平台。刘醒龙文学馆的建立,是学校深化人文素质教育、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

黄冈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陈向军表示,刘醒龙先生的捐赠,是对故土的深情反哺,更是对文脉传承的担当。学校将精心建设好文学馆,将其打造成为文献珍藏之所、学术深耕之地、育人浸润之园,为湖北文化强省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