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掌上黄冈
“我上春山约你来见,我攒了百年万千思念......”经过半个多月的排练,来自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的留学生海娜,已经能够流利地用中文演唱黄师版《上春山》了。在即将到来的黄冈师范学院建校120周年文化育人教育成果展演中,海娜及其他7名俄罗斯留学生将与中国同学一道,为来宾奉献精彩演出。
放眼世界,应对全球挑战、培养国际化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文明互鉴、服务国家战略,国际交流合作是全球化时代大学的重要使命和基本职能,是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文化上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开展高质量国际交流合作为着力点,黄冈师范学院持续推进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如今,越来越多的黄师人出现在国际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的舞台上,越来越多的外籍师生出现在黄师的校园中,地处中国腹地的黄冈师范学院,越来越有国际范。

在国际科研中贡献黄师智慧
黄冈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905年张之洞推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教育改革期间创建的黄州府师范学堂,从建校时起,就具备了放眼世界的视野和胸怀。改革开放初,学校开始派遣教师援外任教,邀请外籍学者来校讲学,国际交流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创建国际化高校,首先要有国际化的师资力量。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黄冈师院先后选派教师600余人次赴海外学习交流,邀请外籍学者260余人次来校讲学,聘请160多名外籍专家来校任教,持续、系统地培养和建设国际化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在聘外籍教师18人,其中4人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人才计划,1人获批国家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全校具有海外高校学历或曾在海外研修半年以上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6,有9位教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国际化师资力量,让黄冈师范学院能够在国际前沿科研中崭露头角。2021年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引进的赵国伟教授,聚焦新能源领域——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的研发,近4年来共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30余篇,申请授权专利10余项,联合省内外8家新能源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并指导企业开展中试量产转化。相关科研成果以黄冈师范学院为第一单位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自然·通讯》)上发表,这是黄冈师范学院首次以第一单位在Nature子刊上发表学术研究型论文,实现了学校在Nature系列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的历史性突破。赵国伟教授团队的系列成果,助力黄冈师范学院化学、工程学两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
国际化的教师队伍培养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生。2024年5月至2025年6月,黄冈师范学院学生向博闻和罗雅雯组成的团队,携文旅项目《神都洛阳》,一路闯关夺旗,在新加坡举办的全球商务活动策划大赛中,以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问鼎全球总冠军。这是该赛事举办十多年来中国高校第二次获此殊荣,也是黄冈师范学院首次在国际赛事中摘得桂冠,标志着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实现重要突破。
在留学生教育中打造黄师品牌
今年9月,帕沙等3名俄罗斯留学生如愿成为黄冈师范学院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这是黄冈师范学院首次招收和培养国际硕士研究生,是学校在国际学生教育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培养国际学生,是高校走向国际化的重要职责和标志。从1993年开始,黄冈师范学院就开始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2010年,学校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化办学快速发展。近年来,先后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400多名国际学生来校留学深造。

俄罗斯留学生阿雅的留学经历十分独特。2019年,她被黄冈师范学院录取为翻译专业本科生。但因疫情,她有两年多时间只能在网上学习,直到2022年9月才来到中国。2023年6月拿到学士学位后,阿雅没有回国,而是选择作为语言生再次入校。在黄冈师范学院2023年开学典礼上,她深情地说:“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无论是学校老师和同学、还是宿管阿姨都会主动热心地帮助我们,让我们感觉到家一样的温暖,让一切都变得那么的美好。”“黄师人是我们共同的名字,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
因为留学黄师,从而爱上中国。近年来,黄冈师范学院以1+3联合培养本科生、交换生、语言进修生等项目为依托,与俄罗斯西南国立大学、维亚特卡国立大学、摩尔多瓦奥加辽夫国立大学等高校广泛开展校际合作,吸引了越来越多俄罗斯留学生来校学习,对俄交流项目现已成为学校国际教育品牌。
在“一带一路”上塑造黄师名片
“她们,扎根在斯里兰卡山区的孔子课堂。”2024年9月在中国教师节前夕,新华社“一带一路”采访组,走进印度洋上的岛国斯里兰卡,用一组图片报道了黄冈师范学院和萨伯勒格穆沃大学共同设立的孔子课堂。
主动对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彰显黄师作为。黄冈师范学院充分发挥教师教育办学优势,最早于1995年在澳大利亚开展国际中文教育;近年来,先后选派国家公派汉语教师和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240余人赴全球近30个国家的孔子学院工作,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培养了一批国际中文教育优质师资。
2018年12月,黄冈师范学院与斯里兰卡国立大学——萨伯勒格穆沃大学签订共建“孔子课堂”合作协议;2019年11月,萨伯勒格穆沃大学孔子课堂正式揭牌,成为黄冈师范学院首个孔子课堂。6年来,黄冈师范学院先后派出3批8名教师赴孔子课堂任教,累计培训学员1000余人。

近年来,孔子课堂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先后在班德纳维纳中心学校和拉特纳普勒区弗格森高级中学增设中文教学点,逐步构建起以孔子课堂为中心、辐射中小学的多层次教学网络。孔子课堂获批“中文考试考点”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推荐单位”,成为斯里兰卡唯一设在首都以外的中文考试中心。在 2024 年“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斯里兰卡赛区决赛中,获奖人数占斯里兰卡赛区获奖总人数的 1/3。孔子课堂所取得的办学成效,被斯里兰卡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英文周报《星期日观察》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国家级媒体专题报道。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戚振宏对孔子课堂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 ,并在孔子课堂设立“中国大使奖学金”。萨伯勒格穆沃大学孔子课堂成为镶嵌在“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明珠。
依托孔子课堂,两校成立了“中斯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2019 年至今已轮值举办了五届“中斯交流与合作论坛”,成为中斯两国多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2019 年 12 月,时任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卡鲁纳塞纳·科迪图瓦库先生来校出席首届中斯交流与合作论坛,并在论坛上作主旨发言。2024 年 10 月,斯里兰卡驻中国大使馆参赞尼兰卡·帕里帕纳先生来校出席第五届中斯交流与合作论坛,并为“黄冈师范学院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essJQ4dSSVIBeaHSLlOQ
